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秸秆混合糖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生产企业少

2024-09-06 11:00      责任编辑:陈晨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秸秆混合糖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生产企业少

        秸秆混合糖是指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将木质素与综纤维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分离,然后采用酶解糖化等方法将综纤维素转化为生物质糖,该生物质糖即为秸秆混合糖。秸秆混合糖可替代粮食资源、化石资源,进一步转化为乳酸、多元醇、乙醇、乙二醇、丁醇、丙酮等产品。
 
        秸秆混合糖产品的制备涉及复杂的糖化发酵技术,需要使用优质的纤维素酶等酶类,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增强对生物质结构的破坏,提高预处理和酶解效率、缩短转化时间,从而有效地促进糖的生成,必要时还需联合使用汽爆预处理、周期性仿生蠕动等技术。秸秆混合糖行业以其高度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壁垒。这种壁垒主要体现在技术、资金等多个方面,导致生产企业数量少,仅有河南星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生产企业。
 
        近年来,随着生物基材料受到关注,部分企业开展秸秆制糖技术攻关,突破秸秆处理、酶化等技术难题,实现了秸秆混合糖的产业化生产,并通过新建或改造生产装置扩大产能,促使中国秸秆混合糖产能有所扩张。例如,2022年,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秸秆混合糖项目投产。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8年中国秸秆混合糖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报告》,2023年,中国秸秆混合糖行业产能为4.0万吨。
 
        秸秆混合糖可经菌种发酵、提取纯化、合成聚合、精馏等过程,加工为乳酸、糠醛、多元醇、乙醇等生物基材料,目前国内秸秆混合糖行业生产企业普遍具有一体化生产能力,所产秸秆混合糖直接用于企业内部下游产品的生产,如安徽丰源集团利用混合糖发酵乳酸生产聚乳酸,长春大成集团利用秸秆混合糖生产植物多元醇、氨基酸等产品,河南星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利用秸秆混合糖制乳酸。因此,中国秸秆混合糖行业企业较少对外出售秸秆混合糖产品。
 
        随着绿色、可再生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政府对于环保产业和生物质能源的支持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秸秆混合糖市场需求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同时中国秸秆混合糖行业将会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尝试进入,市场集中度或将下降,市场竞争程度也会加深。但是由于秸秆混合糖行业技术壁垒较高,再加上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星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等现有秸秆混合糖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因此,未来短期内进入秸秆混合糖行业的企业并不会很多,行业竞争仍主要围绕现有品牌展开。
关键字: 秸秆糖 秸秆混合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