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温热电材料与器件,是指可以工作在中低温(300-600K)区域的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
热电材料,可以将热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热电器件,可以将热能转换为电能,或者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热电材料与器件可以实现精确控温,并且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能够广泛应用在制冷、超导、余热发电、电源、电子、传感器、光通信、航天等领域。为应对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热电材料与器件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热电材料主要包括碲化铋、碲化铅、硅锗合金等产品。其中,碲化铅与硅锗合金工作温度均在1000℃以上,碲化铋工作温度在450℃以下。因此,碲化铋(Bi2Te3)是常见的中低温热电材料。
在余热发电领域,中低温热电材料与器件可以实现低密度、分散式余热回收利用,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可以应用在工业、汽车尾气、电子家电等余热、废热回收发电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以碲化铋为例,碲化铋是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较好、导热性较差,作为热电材料应用可以工作在近室温条件下,但其热电发电转换效率仅在7%左右。因此中低温高效率的热电材料与器件开发需求迫切。
2024年8月,工信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中,将中低温高效率长寿命热电器件制备与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列入其中。我国政策对中低温热电材料与器件的开发极为重视。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除国家政策外,我国科研机构对中低温热电材料与器件的技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相关研究成果正在不断增多。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在《自然-通讯》上发表《高密度位错提升PbSe的中低温热电性能》研究成果;2023年,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团队基于Bi2Te3热电材料利用大数据优选具备纳米活性的笼状物材料进行第二相掺杂,成功制备了工业级(Ø40mm)高性能样品,热电器件效率提升约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