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RE-UCLM),指能够通过吸收低能量光子进而发射高能量光子的功能材料。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具备化学稳定性好、生物毒性低、发光效率高、光谱可调等优势,在生物医学、显示技术、防伪技术、新能源以及安防等众多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包括静电纺丝法、热分解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微波法等。共沉淀法主要用于实验室制备过程中,存在参数难控制、成品质量差等问题;微波法为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新兴制备方法,具备操作流程简单、绿色环保、成品收率高、成品质量好等优势,适合进行连续化生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RE-UCLM)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在众多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在生物医学领域,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可用于医学成像、荧光免疫分析、核酸检测以及荧光标记等场景;在显示技术领域,其可用于制备高性能显示面板;在防伪技术领域,其可用于制备红外防伪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其可有效提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安防领域,其可用于海关行李监管场景。
近年来,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我国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研发热情持续高涨,已取得众多新进展。2024年1月,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付浩教授课题组基于反斯托克斯效应,采用CaLuAlO4化合物作为上转换基质,成功提升了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未来该项研究成果将在生物医学领域获得应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我国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行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目前,我国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实验室研发为主,未实现商业化应用。河南宏昌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等为我国已布局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行业研发及生产赛道的企业。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发光材料,在众多领域拥有巨大应用潜力。目前,我国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正在加大对于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发投入力度,已取得众多新进展。未来伴随技术进步,我国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商用化进程有望加快。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