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聚焦 >

中国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企业数量少 市场集中度高

2025-04-08 15:10      责任编辑:王宁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中国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企业数量少、市场集中度高

        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是一种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原理的高精度分析设备,主要用于半导体材料的成分检测、薄膜厚度测量及污染物分析。其核心优势在于非破坏性检测、高灵敏度(可检测ppm级杂质)和宽光谱范围(中红外至远红外),能够满足半导体制造中对材料特性的严苛要求。
 
        相较于传统的光学检测技术,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在分析有机污染物、氧化层成分及掺杂浓度时具有独特优势。例如,可精准识别硅片表面的光刻胶残留或晶圆键合界面的分子结构变化。此外,现代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通过集成自动化样品台和AI数据分析模块,进一步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使其成为半导体工艺监控和失效分析的关键工具。
 
        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的应用贯穿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从上游材料研发到下游芯片制造均不可或缺。例如,在晶圆制造环节,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用于监测外延生长厚度(如SiGe外延层)和氧化硅膜的质量;在封装测试阶段,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则用于分析封装材料的固化程度和界面粘合性能。另外,随着第三代半导体(SiC/GaN)的兴起,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在宽禁带材料缺陷检测中的应用需求激增,可高效率精准识别碳化硅衬底中的微管缺陷。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当前全球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市场呈现“外资主导、国产追赶”的格局。2024年全球市场需求量约0.15万台,其中珀金埃尔默、赛默飞世尔、布鲁克、安捷伦等外资品牌为主导,其产品在分辨率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国本土企业如荧飒光学、中科科仪虽已实现中低端设备国产化,但在高端领域仍面临较高技术瓶颈。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正加速向智能化、微型化方向演进。通过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半导体用FTIR分析仪的数据处理效率与检测精度显著提升,如通过自动化光谱解析功能快速识别半导体材料中的微量杂质。同时,便携式设计逐步普及,满足晶圆厂现场快速检测需求,减少样品转移带来的污染风险。此类技术升级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也为复杂半导体工艺(如纳米级材料分析)提供了更高效的工具支持。
关键字: F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