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芯片又称皮肤类器官,是使用体外微流控芯片生成,能够模拟皮肤的生化和生理结构,具有屏障、缓冲、分泌等功能的微型细胞和组织培养器件。皮肤芯片所用微流控芯片结构为上下层腔室或多通道腔室,及连接腔室的微管道,可以支持液体、气体流动。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皮肤芯片、肝芯片、肾芯、肺芯片等人体器官芯片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微流控芯片技术在技术创新、应用领域拓展、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均处于快速发展趋势,这为皮肤芯片研发和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我国微流控芯片生产企业包括汶颢股份、澎赞科技、万众一芯、含光微纳等。
在多种人体器官芯片中,皮肤芯片是研究重点。一方面,皮肤芯片在模拟人体皮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着人体整个表面,其屏障功能可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物质、病原体的侵害,皮肤芯片可以构建表皮、真皮甚至血管等多层结构,精准模拟皮肤的屏蔽功能及生理机制。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4-2028年中国皮肤芯片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另一方面,皮肤芯片的研究重点还体现在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上。皮肤芯片弥补了传统2D、3D细胞静态培养的缺陷,可以实现高通量和自动化的培养、检测,在药物筛选、皮肤病研究、毒理检测、化妆品评估、个性化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我国皮肤芯片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该领域已吸引了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关注和参与,包括安徽骆华生物、江苏艾玮得生物、广州逸芯生命科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其中江苏艾玮得生物的皮肤芯片及配套的培养和检测试剂盒、分析仪器等已在百余家医院和药企应用,包括恒瑞医药、齐鲁医药、江苏省人民医院等。
GB/T 44831-2024《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是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国家标准,于2024年10月26日发布与实施,该标准主要规定了皮肤芯片的术语定义、外观、细胞来源、组件性能、生物性能的技术要求。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我国皮肤芯片在技术原理、工艺流程、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相关专利包括清华大学的《一种皮肤芯片》、丹望医疗的《皮肤芯片及皮肤模型的构建方法》等。皮肤芯片应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