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低慢小航空器黑飞现象增多 低慢小航空器侦测反制市场发展空间大

2025-01-13 16:46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低慢小航空器黑飞现象增多 低慢小航空器侦测反制市场发展空间大

  低慢小航空器侦测反制,是指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对低慢小航空器进行侦测、识别、干扰、打击,防止其进入敏感区域或者执行非法任务的技术。
 
  低慢小航空器,是指飞行高度低、飞行时速慢、雷达反射面积小的一类航空器,由于不易被雷达发现,其难以捕捉与处置,会对空防安全造成威胁。低慢小航空器主要包括轻型飞机、滑翔机、三角翼、热气球、飞艇、滑翔伞、无人机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低慢小航空器侦测反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低空经济是依托低空空域进行航空器有人或无人驾驶的飞行活动,包括低空飞行、低空旅游、科研教育等多个方面,产业链长,辐射带动效应强,因此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其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低慢小航空器不断增多。而低慢小航空器成本较低、易于操控,存在肇事的可能性,因此低慢小航空器侦测反制重要性日益突出。
 
  低慢小航空器侦测技术主要包括雷达探测、无线电探测、光电探测、声学探测等。雷达探测是传统航空器探测技术,在低慢小航空器侦测方面效率较低,目前其地面探测、低空探测、探测灵敏度、识别速度等正在不断进步;低慢小航空器例如无人机飞行时会发射无线电信号,因此可进行无线电探测。
 
  光电探测,具探测精度高优点,但探测距离近,易受干扰,通常作为雷达探测的辅助技术使用;声学探测,依靠低慢小航空器飞行时产生的特定声波信号进行探测,也存在探测距离近的缺点。现阶段,前两种技术在低慢小航空器侦测领域应用较多,为提高侦测效率,两种或两种以上技术相复合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低慢小航空器反制技术主要包括压制干扰、欺骗干扰、物理击毁等。压制干扰,是对低慢小航空器的遥控、信息传输、导航等信号进行无线电干扰,使其无法再正常操控;欺骗干扰也称诱导干扰,军用领域通常采用破解数据链接管低慢小航空器的方法,民用领域通常采用导航信号干扰使其无法进入被保护区域的方式;物理击毁采用激光或者导弹击落。
 
  我国无人机研制技术先进,是全球最大生产国,国内无人机保有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我国无人机实名登记共计198.7万架。这导致我国低慢小航空器滥飞、黑飞现象频发,对国家安全、国民隐私造成威胁,因此我国低慢小航空器侦测反制市场发展空间大。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低慢小航空器侦测反制布局企业主要有深圳市塞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卫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历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瑞达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锐盾警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河南宏泰控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关键字: 低慢小航空器侦测反制 低慢小航空器 航空器侦测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