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耐热铝合金,是在保留铝合金轻质、高强等特点的基础之上,提高其使用温度,以拓展其应用范围,满足特殊领域需求的新型高性能铝合金。
铝合金以铝为基材添加其他金属制成,是一种重要的轻金属,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耐腐蚀、抗氧化、导热性好、加工性好等特点,可用作结构材料,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通过添加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含量的金属元素,可以调节铝合金特性。
铝合金耐热性能的提升通常是通过提高析出相的热稳定性来实现,例如采用固溶强化、过剩相强化、晶界强化等方法,铝合金工作温度可以提高到300℃,但仍然无法满足航空航天等特殊领域需求。
2024年8月,我国工信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6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中,在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板块,提出针对超高声速飞行器机匣、载人航天器防护层等关键部位对高性能轻质耐热铝合金的重大需求,开发200-400℃使用工况的系列合金体系及典型产品成套制造技术。
为满足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轻质耐热铝合金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增多。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团队提出纳米沉淀相颗粒晶格间隙位置异质原子有序化的设计策略,研制出400℃级别耐热高强铝合金,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2024年4月,天津大学团队研发出超分散氧化物强化的耐热铝合金,将铝合金的服役温度从350℃提高至500℃,成果表于《自然材料》。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轻质耐热铝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可用于航空发动机、火箭外壳、燃料储罐、连接件、紧固件等制造方面。此外,轻质耐热铝合金也可以应用在汽车工业中,可用来制造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缸体、排气管、动力电池外壳等,还可以应用在轨道交通、工业高温装备等制造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