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阻抗型免疫传感器在生物分子检测中应用广泛 相关研究在不断深入

2024-11-01 17:34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阻抗型免疫传感器在生物分子检测中应用广泛 相关研究在不断深入

  阻抗型免疫传感器是免疫传感器的一种,是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原理,通过特异性结合的生物受体(如抗体或其他亲和蛋白)来检测病原体和生物标志物。

  免疫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分为电化学、光学、压电免疫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研究最早、种类最多、技术较成熟的免疫传感器,其通常由识别元件、换能器及相应电路组成。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分为阻抗型、电容型、电位型、电流型等,其中阻抗型免疫传感器具有高通量、无需标记、灵敏度高、制备简单、响应时间短等优势,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

  阻抗型免疫传感器在生物分子检测、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应用空间广阔,在生物分子检测中,阻抗型免疫传感器可以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质金属蛋白MMPs)、新冠病毒检测、心肌标志物检测、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9年阻抗型免疫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阻抗型免疫传感器对电极的要求高,传统电极无法满足微弱信号的检测需求,微电极在阻抗型免疫传感器研究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叉指阵列微电极(IDAM或IMA),其具有信噪比高、易于实现设备小型化、阻抗降低等优势。为增强传感器的信号响应,微电极可通过石墨烯、纳米金、纳米银等材料进行表面修饰。

  近年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科研团队在阻抗型免疫传感器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为阻抗型免疫传感器小型化、便携化、自动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我国在阻抗型免疫传感器领域也取得了多项成果和专利,包括《一种基于导电聚合物的牙周细菌阻抗免疫传感器》、《用于无标记CRP阻抗型免疫传感器的氧化还原探针的制备方法》、《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阻抗型免疫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等。随着研究深入,阻抗型免疫传感器性能、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提高和扩宽。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阻抗型免疫传感器具有高通量、无需标记等特点,在生物标志物、病原体快速检测中应用潜力巨大。目前阻抗型免疫传感器大规模应用仍面临高成本及重复性问题,但随着相关技术突破、新材料/电极应用,阻抗型免疫传感器性能正不断提升,未来有望取代传统检测方法。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