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超薄铜箔(UTF)主要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 我国行业标准不断完善

2025-03-25 17:27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按照厚度不同,铜箔可分为厚铜箔、薄铜箔、超薄铜箔、极薄铜箔、常规铜箔等类型。超薄铜箔(UTF),指厚度通常在12微米以下的铜箔。超薄铜箔需具备延展性佳、导热性好、导电性佳、轻量化、强度高等特点,在电池制造、印刷电路板制造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

        2024年5月,团体标准《T/CI 366—2024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高抗拉强度 超薄铜箔》正式发布,文件明确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高抗拉强度超薄铜箔的规格、牌号、标识、技术要求、状态以及检验规则等内容,浙江宏丰铜箔有限公司、湖北诺德铜箔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为该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在此背景下,我国超薄铜箔行业将逐渐往规范化方向发展。

        超薄铜箔在众多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主要包括电池制造、印刷电路板制造以及消费电子等。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速度加快,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持续增长。据国家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总产量达到1170GWh,同比增长24%。超薄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材料,可用于制造动力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及液态锂离子电池。

        未来随着下游行业景气度提升,我国超薄铜箔市场需求将日益旺盛。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超薄铜箔(UTF)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超薄铜箔需求量达到近10万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展,我国超薄铜箔行业发展态势将持续向好。

        近年来,我国超薄铜箔研发热情持续高涨,已取得众多新进展。202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李林森团队基于电子反向散射衍射工艺制备出RA-Cu以及ED-Cu两种超薄铜箔,通过研究其微观结构成功发现低能量铜表面将有效促进金属锂的沉积,未来该项研究成果有望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获得应用。未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我国超薄铜箔行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具备超薄铜箔自主研发及批量生产实力,主要包括杭电股份、诺德股份、嘉元科技、智慧能源、铜冠铜箔、花园新能源等。诺德股份专注于锂电铜箔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已具备3微米超薄铜箔批量生产实力。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本土企业持续发力,我国超薄铜箔产能将进一步扩张。
关键字: UTF 超薄铜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