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纺织 > 聚焦 >

内地棉花面积补贴有差异 产量高是关键

2015-03-27 14:24      责任编辑:李琳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截至3月24日,内地已有河北、安徽、湖北、山东、江西、江苏、甘肃7省发布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细则,均是按照棉花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从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细读各省细则,就会发现各省制定的补贴标准存在差异,而且对内地棉花生产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比已出台的各省补贴细则可以发现,面积补贴标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河北、安徽、湖北省为代表的结合植棉产量、面积进行综合补贴,另一类是以山东、江西、江苏省为代表的纯粹按照植棉面积进行补贴(目前没有看到甘肃省补贴细则,无法将其归类)。
 
        以河北省为例,补贴标准是省财政部门根据各县的产量拨付中央补贴资金,各县再根据当地实际植棉面积发放补贴,也可以概括成四个字“多产多补”。
 
        另一类就是以山东等省为代表的根据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总额和省农业厅提供的全省棉花种植面积,测算出全省统一的补贴标准。简言之就是对省内植棉者完全按照面积进行补贴,和产量无关。
 
        两种补贴标准究竟会有多大的差异?内地补贴细则刚公布不久,款项还未落实到棉农手里,不方便测算。不过,据已经发放补贴的新疆自治区来看,金额差异较大,一些单产高、品质好的棉田补贴可达700元/亩左右,其余均在500-550元/亩,由于自治区面积补贴标准相同,因此,这种情况完全是由产量差异引起的。同样,河北等省份的补贴也会产生这种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
 
        一、提高棉农植棉收益,促进植棉区向优质、高产方向发展。如果在相同土地面积上产量越高,补贴越多,收益越好,棉农就愿意付出更多。如果只是按照实际植棉面积进行补贴,就有可能造成棉田疏于管理、无法出产优质棉的局面,不仅浪费了优良土地资源,而且损害了其他棉农的利益。
 
        二、有效解决国内优质棉供不应求的问题。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09-2013年,我国棉花进口量保持在200万吨/年以上,2011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544万吨/年,占当年国内棉花生产的67.8%。如果只看产量的话,2011年国家棉花产量是802.8万吨,消费量只有790万吨,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再比如2014年,尽管国家期末库存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320.7万吨,但在只有89.4万吨配额的情况下,中国还是进口了155万吨。这说明国内棉花数量与质量严重不匹配。一方面是国产的棉花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却是纺织企业不得已缴纳高额关税进口棉花。如国国内棉花朝着优质高产方向进行补贴,那么棉农也一定会顺势而为。
 
        三、为我国纺织产业向中高端方向转型发展提供原料保障。中国有一句古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东南亚等国纺织产业的崛起,国内纺织产业出口增速下降,尤其是在中低端产品领域,中国纺织品出口份额逐年递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表示,中国纺织行业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变化的周期,开始了深度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历史新阶段。国内一位纺织企业的代表也表示,目前国内纺织产业逐渐向中高端方向转型,倘若没有优质原料作为支撑的话,就不可能实现国内纺织产业的再次腾飞。
 
        2014年由于内地棉补政策制定出台时间较晚,为了维护棉农的利益,内地已有7省统一做出了按照面积进行补贴的决策。尽管如此,河北、安徽、湖北3省还是做出了一些微调,科学调配资金,最大程度上调动棉农的植棉积极性。毫无疑问,这3个省份做出了一次积极、有意义的探索,多产多补只是第一步,优质优补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至于2015年内地补贴以何方式进行,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初衷一定是要维护当地棉花产业合理、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字: 补贴 产量 棉花 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