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 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所谓涤纶长丝,是长度为千米以上的丝,长丝卷绕成团。我国涤纶工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历了八十年代规模化及配套产业链的初步建成和九十年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涤纶产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涤纶长丝产量的70%以上。
产能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7-2021年中国涤纶长丝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近几年我国涤纶长丝产量还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国内涤纶长丝生产企业群正逐渐向浙江、江苏和福建地区集中,三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2011年中国涤纶长丝产能及产量分别为2400万吨和1914万吨,到2016年增长至3600万吨和3168万吨。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消费量持续扩大
涤纶长丝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与下游纺织业的旺盛需求密切相关。就全球市场来说,随着全球人口的自然增长及各国国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全球纺织品需求持续增长。就我国来说,对涤纶长丝需求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下游纺织业中纺织服装业、家纺业和产业用纺织业等三大细分子行业。预计随着下游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行业的增长,对差别化、功能型聚酯纤维将会产生一轮新的需求增长,这有利于涤纶长丝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及品种的改善,也将带动涤纶长丝市场进入持续发展阶段。
根据新思界
产业研究中心调研,涤纶长丝作为合成纤维中最主要的产品,近年来其消费量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2011年,涤纶长丝的消费量为1833.81万吨,2016年增长至3089.83万吨。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产能利用率两极分化
近年来,我国涤纶长丝生产企业在产能利用率上出现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采用切片纺工艺的企业开工率与采用熔体直纺工艺的企业开工率出现分化。自2000年以来,由于切片纺工艺能耗较高、生产稳定性不及熔体直纺工艺,熔体直纺工艺逐步取代切片纺工艺。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调研,采用熔体直纺工艺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与采用切片纺工艺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相比,平均开工率是其二倍甚至更多。另一方面,大型企业产能利用率与中小规模企业产能利用率出现分化。行业内大型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接近100%,而中小规模企业产能利用率相对不足、甚至停产破产,企业效益两极分化加剧,部分耗能大、产品品质差、竞争力弱的产能将被淘汰。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化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涤纶长丝产量最大的国家,涤纶长丝生产企业的竞争力除了体现在规模上外,更体现在技术、管理、品牌和创新上。从全球范围来看,印度的信赖工业公司和台湾地区的南亚塑胶工业股份公司等公司在涤纶长丝的技术、研发、品牌等方面具有优势。就国内而言,现阶段中国涤纶工业收入规模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近800家。其中,新凤鸣、桐昆股份、荣盛石化、恒力股份、恒逸石化和盛虹集团等公司在规模、管理、品牌和创新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而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在规模、技术、管理、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待提升。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目前,我国涤纶长丝产品主要为常规丝,功能性、差别化涤纶长丝的产量较低。未来,我国涤纶长丝行业将致力于提高涤纶长丝产品的差别化、功能化率。超细纤维纺丝技术、各种截面纤维纺丝技术、微小粒子混合纺丝技术、聚合物改性技术、复合纤维技术、热处理技术和化学处理技术等新合纤开发的关键技术是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