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是以毛、棉、麻、丝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栽绒、编结、纺织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地面铺敷物。地毯质地柔软、舒适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储尘能力,可以起到隔热、减少噪声、美化室内环境等作用。地毯主要应用于商业场所、家庭、工业等领域中。其中,商业场所为地毯主要的应用领域。
经过多年发展,地毯种类日益丰富。根据形状不同,地毯可分为方形地铁、圆形地毯、异型地毯等;根据材质不同,地毯可分为合成纤维地毯、羊毛地毯等;根据编织工艺不同,地毯可分为手工地毯、机织地毯等;根据用途不同,地毯可分为家用地毯、商用地毯、工业地毯等。
从产业链上游来看,合成纤维已经成为地毯生产中的主要原材料。相较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弹性好等优势,且不同类型的合成纤维具有不同的性能,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在下游市场需求带动下,我国合成纤维产量逐渐提高。根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合成纤维产量为6154.9万吨,同比增长了0.04%。我国合成纤维产量逐渐增长,为地毯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对家居环境的要求逐渐提升,地毯作为一种材质柔软、图案丰富的装饰物,可以提升家居氛围感和舒适度。且地毯具有降噪、吸音等功能,还能避免地面出现损伤和划痕。在地毯企业不断推广下,消费者对地毯的认知程度逐渐提高,市场渗透率有所增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星级酒店、写字楼数量逐渐增多,地毯作为配合酒店、写字楼等装饰风格的重要物品,市场需求逐渐提高。整体来看,我国地毯拥有广泛的消费市场。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7年中国地毯行业国际市场调查及投资分析报告》显示,在下游市场需求带动下,我国地毯市场规模随之扩大。2022年,我国地毯市场规模为达到303.27亿元。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地毯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格局尚不稳定。我国地毯企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生产技术较为先进,产品质量相对较高、种类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市场;另一类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生产水平相对落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聚集在低端市场。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地毯企业主要有红叶地毯、山花地毯、华德地毯、东升地毯、东方地毯、海马地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