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纺织 > 聚焦 >

低熔点复合纤维(ES纤维)应用场景广泛 国产产品品质不断提升

2025-03-21 17:14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低熔点复合纤维(ES纤维)应用场景广泛 国产产品品质不断提升

  低熔点复合纤维(ES纤维),是一种通过双组份复合纺丝技术而成的双组分皮芯复合短纤维,由皮层组织和芯层组织组成,其中皮层组织熔点低、柔软性好,芯层组织熔点高、强度高。

  低熔点复合纤维具有广泛的加工适应性,是无胶棉、仿丝棉、硬质棉、可降解非织造布、天然复合板材粘合材料的理想选择之一,可以广泛应用在汽车内饰、建筑工程、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家用纺织、过滤材料等领域。低熔点复合纤维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其可代替大部分无纺制品中的化学胶黏剂,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低熔点复合纤维主要有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PET)复合纤维、聚乙烯/聚丙烯(PE/PP)复合纤维两种,其中PE/PET复合纤维是以聚乙烯(PE)为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芯。根据截面不同,低熔点复合纤维可分为皮芯型、并列型、海岛型、桔瓣型等,其中以皮芯型结构居多。

  低熔点复合纤维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早期我国高端低熔点复合纤维市场由国外企业垄断,包括韩国世韩、韩国汇维仕、日本智索株式会社等。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突破,国产低熔点复合纤维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随之增强。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低熔点复合纤维(ES纤维)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低熔点复合纤维供应商包括扬州富威尔、扬州天富龙、江阴优彩、宁波大发、宁波天诚、厦门翔鹭、福建闽瑞、河北金友新材料等,部分企业低熔点复合纤维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福建闽瑞成立于2012年,于2015年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2017年进行ES纤维的研发和生产。在标准制定方面,福建闽瑞主导起草了《细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PET)复合短纤维》(T/CCFA 01051-2021),同时其还是《二元醇共聚改性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PET)复合短纤维》(计划编号2024-0288T-FZ)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公众环保意识提高、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低熔点复合纤维作为化学胶黏剂的替代品,在汽车内饰、家用纺织等领域的需求不断释放,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已成为低熔点复合纤维生产大国,在技术创新、产能扩张等因素驱动下,低熔点复合纤维国际市场竞争力也不断增强。

关键字: 低熔点复合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