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PI薄膜)行业发展空间持续扩展 我国市场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

2025-03-01 16:40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又称CPI薄膜,指以无色透明聚酰亚胺为基材制成的薄膜材料。CPI薄膜具备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佳、介电损耗低、透明度高等优势,在航空航天、消费电子、光伏发电、显示面板等众多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

        CPI薄膜可分为非共平面类CPI薄膜、含氟芳香类CPI薄膜以及脂环类CPI薄膜三种类型。含氟芳香类CPI薄膜具备光学性能好、介电常数低等特点,可用于制造可穿戴设备以及薄膜太阳能电池;脂环类CPI薄膜具备热膨胀系数低、机械性能佳等优势,可用于制造折叠屏手机盖板。

        CPI薄膜主要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双轴定向法、热亚胺化法、溶液流延法等。在行业发展初期,受技术壁垒高、生产成本高等因素限制,我国CPI薄膜高度依赖进口。近年来,伴随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技术进步,我国CPI薄膜市场国产化进程有所加快。

        CPI薄膜在众多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消费电子、光伏发电以及显示面板等。在航空航天领域,CPI薄膜具备轻量化优势,可用于制造飞机遮光罩;在消费电子领域,其具备柔韧性、绝缘性,可用于制造折叠屏手机盖板,该领域为其最大需求端;在光伏发电领域,其具备热稳定性,可用作光伏电池衬底材料。在应用需求带动下,CPI薄膜行业发展空间持续扩展。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PI薄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CPI薄膜市场规模达到近15亿元。

        全球CPI薄膜市场主要集中于日韩等国,代表企业包括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Sumitomo)、日本三井化学公司(Mitsui)、韩国SKC公司、韩国可隆工业株式会社(KOLON)等。在本土方面,受市场前景吸引,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布局CPI薄膜行业研发及生产赛道,主要包括长阳科技、长春高琦、奥克华辉、博雅聚力、瑞华泰、道明光学等。目前,长阳科技生产CPI薄膜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CPI薄膜综合性能优良,作为一种高性能薄膜材料,在众多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受益于下游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以及技术进步,CPI薄膜市场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扩展。目前,我国企业正在积极推进关于CPI薄膜的研发工作,未来伴随研究深入、技术进步,其产能将进一步扩张,产量将持续增长。
关键字: CPI薄膜 透明聚酰亚胺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