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多层隔热材料(MLI)属于极端防护材料 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5-03-17 10:12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多层隔热材料(MLI),指通过叠加间隔层、粘结层以及反射层等不同功能层来实现高效隔热的复合材料。多层隔热材料具备轻量化、耐高温、绿色环保等优势,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多层隔热材料通常由间隔层、粘结层以及反射层组成。间隔层主要以泡沫塑料、纤维布、网状织物等为主要材质,需具备轻量化、尺寸稳定性好、隔热效果好等特点;反射层采用表面镀有金属层的塑料薄膜或金属箔制成,镀铝聚酯薄膜以及铝箔在其制备过程中应用较多。

        极端防护材料种类丰富,包括低温防护材料、高温防护材料、真空和太空环境防护材料、抗冲击防护材料以及辐射防护材料等多种类型。近年来,随着应用需求日益旺盛,我国极端防护材料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近10%。在此背景下,多层隔热材料作为真空和太空环境防护材料代表产品,行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多层隔热材料(MLI)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多层隔热材料具备高效隔热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2021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在火星着陆,该探测器表面覆盖了由铝箔与聚酰亚胺复合而成的多层隔热材料,能够使其在极端环境中稳定运行。目前,多层隔热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热控系统中,未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不断进步,其将迎来广阔市场前景。

        受技术壁垒高、生产成本高等因素限制,我国多层隔热材料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以实验室研发为主。上海艾尔温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为我国已布局多层隔热材料行业研发赛道的企业及科研机构。艾尔温将低温相变导冷技术、航天超级绝热技术相融合,已成功制备出应用于生物样本低温罐体上的多层隔热材料。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多层隔热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需求旺盛,未来伴随下游行业景气度提升,其市场空间有望扩展。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布局多层隔热材料行业研发及生产赛道,未来伴随研究深入、技术进步,其行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关键字: 多层隔热材料 M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