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优异 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展潜力大

2025-03-19 17:21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优异 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展潜力大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增强体,以碳化硅陶瓷为基体制成的新型复合材料。
 
  碳化硅陶瓷具有硬度高、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好等特点,是高温力学性能最好的陶瓷材料,可以广泛应用在电子、电力、机械、磨料磨具、汽车、冶金、化工、仪器仪表、航空航天等领域。碳化硅陶瓷存在脆性较大、易断裂等缺点,采用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腐蚀的碳纤维作为增强体,可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比模量、抗冲击、抗断裂、抗氧化、耐高温、耐腐蚀、重量轻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应用领域可以进一步拓宽。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可以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核工业、轨道交通、汽车、能源等领域。
 
  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机翼、机身等结构件需要高强度、轻量化材料,涡轮叶片等发动机部件需要耐高温、抗高温氧化与腐蚀的材料,航天器热防护层需要耐高温、高强度材料,传统材料逐渐无法满足需求,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凭借优良综合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展潜力大。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浆料浸渍热压烧结法、化学气相渗透法、先驱体转化法等。浸渍热压烧结法具有制备周期短、成本低、孔隙率低等优点,但高温下碳化硅会与碳纤维发生反应,造成材料性能下降,且不能制造形状复杂结构件;化学气相渗透法具有纤维损伤小、内部残余应力小、可制备复杂形状产品等优点,但材料致密度低、制备周期长、制造成本高;先驱体转化法具有材料均匀度高、纤维损伤小、可制备近净尺寸复杂结构件等优点,但产品孔隙率较高、基体体积收缩率大。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可以采用连续碳纤维、短切碳纤维,但其现阶段的制备方法均存在不同优缺点,利用增材制造技术进行制备受到关注。对比来看,短切碳纤维更适合应用在增材制造技术中,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制造高精度、结构复杂、近净成形的结构件。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相关研究成果还在增多。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苏州泛博增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Taylor & Franci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预制件的大规模材料挤压增材制造”的文章;2025年1月,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获得一项名为“一种致密度高的变密度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
 
关键字: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