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芪类化合物药理活性好 开发与应用热度高

2025-04-27 17:20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芪类化合物药理活性好 开发与应用热度高

  芪类化合物,是二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统称,属于多酚类化合物。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芪类化合物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芪类化合物药理活性好,最早被发现具有抗菌作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其他诸如降血脂、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降压、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糖尿病、神经保护等作用逐步被发现。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慢病患者不断增多背景下,芪类化合物研究热度不断提高。
 
  天然芪类化合物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得到,例如松柏科松属和云杉属以及牡丹、虎杖、大黄、何首乌、金刚藤、桑葚、花生、葡萄等,主要存在于植物组织木质部的薄壁细胞中,也称植物芪类化合物。
 
  芪类化合物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白藜芦醇、土大黄苷、白皮杉醇、丹叶大黄素、紫檀芪、松芪等,可以应用在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饲料等制造领域。例如,土大黄苷从河套大黄中提取得到,可以应用在临床高血脂症治疗方面。
 
  白藜芦醇是最受关注的芪类化合物产品之一,可以从葡萄、蓝莓、桑葚、花生等植物中提取得到,特别是在葡萄中含量高,具有抗毒、抗氧化、防癌、促进新陈代谢、辅助心脏疾病治疗等作用。预计2027年,全球白藜芦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950万美元以上,其中,膳食补充剂是重要下游市场。
 
  在“2024年度武汉市重点研发计划指南方向”中,将植物芪类化合物替抗产品研发列入,提出利用牡丹、虎杖、金刚藤等富芪类植物资源,开展植物芪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研究,开发无抗饲料配方。
 
  由于具有优良的药理活性,芪类化合物开发与应用热度高,但在植物中,芪类化合物的含量有限,且提取工艺复杂,其产量少、成本高,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与应用需求,因此人工合成法应用比例不断攀升。
 
  此外,以白藜芦醇为例,其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有限,在生物中的血浆浓度难以达到治疗要求,通过异戊烯基化对其进行修饰,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2024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团队实现了异戊二烯化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并通过对相关酶的过表达和代谢通量重塑,创建出高产菌株,其产量达68.4mg/L,体内白藜芦醇烯丙基化效率达71%至87%,相关成果发表于《Green Chemistry》。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国以及海外市场中,芪类化合物生产商主要有美国Maypro公司、美国Sabinsa公司、瑞士Evolva公司、长沙市惠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高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等。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