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化合物,是由异戊二烯或异戊烷以各种方式连结而成的一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也是一些天然香精香料、色素、树脂、橡胶的主要成分,此外,部分动物激素也是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可以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中提取得到。萜类化合物可以从木兰目植物、芸香目植物、山茱萸目植物、菊目植物、针叶树、油橄榄、芦科植物、羽扇豆种子、人参、灵芝、甘草等植物中提取分离进行制备。
萜类化合物可以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碱提酸沉法等工艺进行提取;天然植物精油中的萜类化合物可以采用精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等工艺分离得到。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萜类化合物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萜类化合物种类较多,按照异戊二烯/异戊烷数量来划分,可以分为单萜(例如月桂烯、香茅醇、薄荷醇、柠檬醛、万寿菊酮、樟脑等)、倍半萜(例如愈创木薁、青蒿素等)、二萜(例如雷公藤内酯、甜菊苷等)、三萜(角鲨烯、人参皂苷、甘草酸等)、多萜等;按照连结方式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链状萜、环状萜等。
萜类化合物可以是萜烯、醇、醛、酮、酯等,种类繁多,拥有不同的生理活性,可应用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制造领域。在医药领域,萜类化合物具有祛痰、止咳、镇痛、抗氧化、防癌、降低胆固醇、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现阶段,部分萜类化合物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具体来看,银杏内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等作用;青蒿素具有强抗疟疾活性的作用;穿心莲内酯具有抗上呼吸道感染作用;甘草酸具有抗炎、抗胃溃疡、抗过敏等作用;龙脑具有镇静、镇痛、局部麻醉等作用;紫杉醇具有良好抗癌效果;角鲨烯具有保湿和渗透功效;甜菊苷可用作甜味剂。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从植物、动物中提取萜类化合物,材料来源有限,含量有限,提取工艺复杂,产量小且成本高,难以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被提出,但均有不足之处,例如化学合成法可以大批量生产,但工艺流程复杂、能耗高、环境污染大,微生物发酵粉产量较低、成本高。因此萜类化合物新型生产工艺还在不断开发。
2024年5月,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发布“2024年度武汉市重点研发计划指南方向”,提出开展关键酶挖掘、生物合成通路设计、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精准发酵调控与产品提取等技术研究,实现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及工业化应用。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