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分离材料,指通过吸附、螯合、离子交换等机制实现物质分离的高分子材料。吸附分离材料需具备吸附性能好、比表面积高、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势,在医药制造、水处理、金属冶炼、核工业、食品加工等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吸附分离材料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螯合树脂、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等。离子交换树脂可细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及阴离子交换树脂等,具备分离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可再生、绿色环保等优势,应用范围较广,为吸附分离材料市场主流产品。2024年我国离子交换树脂市场规模达到近60亿元,同比增长近5%。未来伴随离子交换树脂应用需求增长,吸附分离材料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吸附分离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吸附分离材料在众多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主要包括医药制造、水处理、金属冶炼、核工业以及食品加工等。在医药制造领域,吸附分离材料可用于抗生素、维生素以及重组药物的分离和纯化环节;在水处理领域,其可用于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放射性元素以及重金属离子,该领域为其最大需求端;在金属冶炼领域,其可用于制造湿法冶金吸附剂。
全球吸附分离材料主要生产企业包括美国陶氏化学公司(DOW)、美国艺康公司(Ecolab)、美国丹纳赫公司(Danaher)、德国朗盛集团(LANXESS)、日本三菱化学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等。在本土方面,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我国吸附分离材料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主要包括蓝晓科技、金杉新材、依莱思特新材、争光股份、浩通科技等。
蓝晓科技为我国吸附分离材料代表企业,拥有不同类型产品自主研发以及规模化生产实力,其推出的环保系列吸附分离材料已在资源化治理场景获得广泛应用。据蓝晓科技企业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吸附分离材料实现营收25.2亿元,同比增长2.9%。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吸附分离材料作为一种功能性材料,应用前景广阔,未来伴随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其行业发展速度将有所加快。离子交换树脂性能优异,为吸附分离材料市场主流产品。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吸附分离材料生产企业众多,蓝晓科技作为头部优势企业,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