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缓蚀剂,在材料表面形成膜使其免受腐蚀,主要应用在金属防护领域,将金属与腐蚀性介质隔离开来。凭借防腐效果好、成本低、易于合成等优点,有机缓蚀剂在市场中较为常见。
缓蚀剂,是可以防止或者减缓材料腐蚀的物质。缓蚀剂在金属表面防护领域作用重要,可以使金属腐蚀速度明显降低,并且不影响金属的物理性能,可以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机械、仪表、交通、环保等众多领域。按照化学成分来看,缓蚀剂可以分为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两大类。
有机缓蚀剂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被金属表面电荷吸附,在阳极、阴极区域形成单分子膜,阻止或者减缓电化学反应;产品含有亲水基、憎水基,基于亲水基吸附在金属表面,基于憎水基形成的憎水膜保护金属不受腐蚀;与金属形成络合物在金属表面成膜以防止金属腐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有机缓蚀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有机缓蚀剂种类多样,主要有苯骈三氮唑、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2-巯基苯并噻唑、甲基苯并三氮唑、喹啉、硫脲、乌洛托品等。苯骈三氮唑,也称苯并三唑,化学式C6H5N3,微溶于水,可溶于醇、苯、氯仿等部分有机溶剂,主要用作铜及铜合金缓蚀剂,缓蚀效果显著,也可以应用在铝、锌、银等金属防腐领域。
甲基苯并三氮唑,也称5-甲基苯并三唑,化学式C7H7N3,简称TTA,难溶于水,可溶于醇、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可用作铜、镍、锌、铅、银等金属的缓蚀剂;2-巯基苯并噻唑,化学式C7H5NS2,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可用作铜、碳钢等材料的缓蚀剂。
金属长期工作在潮湿、高盐分、酸性、碱性等环境条件下,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会发生改变,逐渐消损破坏。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金属腐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大,每年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金属腐蚀抑制作用极为重要,缓蚀剂是其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有机缓蚀剂在工业生产中需求量大,但多数缓蚀剂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安全无毒、环境友好的有机缓蚀剂开发重要性日益突出。2025年1月,朝阳光达化工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公开了一项名为“一种天然有机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发明专利,利用玉米芯作为天然缓蚀剂的来源,提取方法简便、经济环保。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