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即CT设备,是由X线球管、准直器、探测器、计算机系统、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等部分组成的医疗设备。CT设备具有成像快、分辨率高、定位精确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医院中最主流的检查设备,广泛应用在肿瘤、脑、心脏、口腔等疾病诊断领域。
全球范围内,CT设备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等地区,相关供应商包括西门子医疗、GE医疗、飞利浦医疗、日本佳能等企业,市场集中度较高。相比于欧美成熟的CT设备市场,我国CT设备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受益于国家政策利好,我国CT设备市场发展速度较快。根据医招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CT设备公开招标采购采购量为3677台,成交金额达234亿元。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CT设备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下,国产CT设备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CT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CT设备市场竞争激烈,在中低端领域,国产CT设备已成为市场主流产品,但在高端领域,国外品牌仍占据国内市场主要份额。
具体来看,在2021年CT设备采购中,24-63排CT设备国产化率达到六成以上,其中联影独占鳌头,占比高达46%以上,但在64排CT上,进口CT设备品牌仍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占比达到66%以上,其中GE医疗、西门子两家企业合计占比接近50%。国产CT设备在价格方面优于国外产品,随着相关技术突破,高端CT设备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的驱动下,CT设备市场需求不断释放,现阶段,全球CT检查已达到3.8亿次/年,且仍保持增长态势。需求拉动CT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我国CT市场规模达到130亿元左右。同时随着光子计数探测器、光谱成像、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快速发展,CT设备逐渐向中高端产品升级,其中光子计数CT是未来CT设备产业升级主要方向之一。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CT设备临床应用广泛,是目前医院中最主流的检查设备,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背景下,CT检查需求将不断释放,CT设备市场发展空间大。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进步,我国CT设备国产化率提升,但在高端CT设备领域,本土企业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