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全球别嘌呤醇技术工艺进步 推动市场需求量增加

2024-05-08 16:19      责任编辑:李夕冰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全球别嘌呤醇技术工艺进步 推动市场需求量增加
 
  别嘌呤醇(1H-吡唑-并(3,4-d)嘧啶-4-醇)又称别嘌醇、4-羟基吡唑并嘧啶,CAS号为315-30-0,外观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别嘌呤醇主要用于生产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其药用原理是人体中的次黄嘌呤或者黄嘌呤类化合物在人体的黄嘌呤氧化酶存在下代谢掉形成尿酸并在血液中积聚,而别嘌呤醇通过降低人体的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以抑制尿酸的合成,从而实现治疗痛风。

  1976年,上海第九制药厂首次用氰乙酸乙酯为原料组织生产别嘌呤醇产品。1978年,王永孝等人在此合成基础之上提出了改进方案将两次环合工艺合并成一次,既降低了时间成本,同时也节省了中间体分离的原料成本,为后续工艺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优化后工艺总产率为45%,较原工艺总产率无提高。2008年前后,陈绘如等人提出了用丙二腈为原料合成别嘌呤醇的工艺路线。2009年,宋建峰等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一锅法生产半硫酸盐的方法。2019年,葛月兰对别嘌呤醇的合成工艺进一步优化,采用乙醇作为缩合工艺的溶剂,同时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分离提纯等进行定量化处理,最终半硫酸盐产物的收率达到了85%以上,这与2009年宋建峰提出的工艺路线的产率基本一致。2020年,王丹对别嘌呤醇工艺提出了改进,其中既包括对半硫酸盐工艺的改进,也包括对终产物别嘌呤醇环合工艺的改进。

  目前,我国别嘌呤醇企业生产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为氰乙酰胺法,该方法生产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中间体易分离提纯,而且还可以得到3-氨基-4-甲酰胺基半硫酸盐这类重要的化工原料。丙二腈法和氰乙酸乙酯法由于生产成本高,产率较低,已基本不被企业生产所采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9年别嘌呤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别嘌呤醇下游应用于别嘌醇片剂、别嘌醇胶囊等别嘌呤醇制剂产品的生产,市场主要分布在下游产业规模较大的亚洲、欧洲、北美地区。2023年,全球别嘌呤醇市场规模接近3亿元。

  全球范围内别嘌呤醇主要生产企业有SMS Lifesciences India Limited、Harman Finochem Limited、河南东泰制药有限公司、湖北广辰药业有限公司、无锡紫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SMS Lifesciences India Limited、Harman Finochem Limited等印度企业别嘌呤醇生产成本较低,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新思界产业研究员表示,随着国内外药学对别嘌呤醇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了别嘌呤醇在医学上的许多用途,如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复发性或慢性痛风、痛风石、尿酸肾结石或尿酸肾病、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等症状。预计未来,全球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将带动全球医疗支出的不断增加,并有力促进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全球痛风患者数量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别嘌呤醇制剂市场将逐步扩大,带动别嘌呤醇市场规模增长。
关键字: 市场规模 技术工艺 别嘌呤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