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生物医用功能纤维可制造各类医疗器械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024-10-25 16:16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生物医用功能纤维可制造各类医疗器械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生物医用功能纤维,是应用在各类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功能材料,通常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无毒副作用、无过敏性,以确保使用过程的安全,特殊应用领域还需要其具备可降解吸收性,此外,生物医用功能纤维还需要具有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的特点,以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生物医用功能纤维常见产品主要有,以聚乙交酯、聚二氧环己酮、聚四氟乙烯、聚醚酰胺、聚醚酯、聚砜、聚丙烯腈等高分子聚合物为材料经纺丝得到的化学纤维,以及海藻酸纤维、甲壳素纤维等植物源纤维。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生物医用功能纤维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生物医用功能纤维可以应用在外用医疗材料、植入性医疗器械、药物等制造中,包括伤口敷料、缝合线、人造骨、人造韧带、人造皮肤、人造血管、人工肾、人工肺、药物传递系统等。
 
  在伤口敷料、缝合线方面,生物医用功能纤维具有止血作用,可以用于外伤止血、手术过程止血,利用具有生物降解性的生物医用功能纤维制造而成的缝合线,设定时间范围内在人体中保持强度,支撑伤口愈合,超过时间后可生物降解,被人体代谢,无需拆线,能够降低感染概率、提高患者体验。
 
  在人造骨、人造韧带领域,生物医用功能纤维的强度、韧性、抗压能力、耐磨性等可以满足需求,特别是在骨修复方面,为替代骨骼并促进骨组织再生,采用可降解吸收的生物医用功能纤维制造而成的骨修复材料,可诱导新骨生长,作用完成后自身降解被人体吸收,可减少二次手术需求。
 
  在人工肾方面,肾衰竭患者需要利用透析技术,通过血液净化,将新陈代谢物质从体内排出,人工肾是实现透析技术的关键医疗器械,可替代肾脏功能,而血液透析膜是人工肾的核心耗材,利用生物医用功能纤维可以合成血液透析膜。
 
  药物传递系统中,缓释技术是一种先进技术,将药物掺加到以生物医用功能纤维为材料制造的缓释药物纤维中,使用时贴合在人体皮肤上,以纤维型制剂形式经皮肤透入药物,实现药物缓释,可以达到长时间治疗效果,能够用于慢病治疗领域。
 
  除此之外,生物医用功能纤维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宽,例如制造可穿戴生物医学设备,实现传感、药物传递功能,进而实现无创化治疗、个性化定制化治疗。生物医用功能纤维作用重要性突出,在国内外,南方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杜克大学、哈佛医学院等多个高校在此领域陆续取得技术突破。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于2024年2月1日实施的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将生物医用等差别化、功能性化学纤维的高效柔性化制备技术列为鼓励类项目。这表明我国政府对生物医用功能纤维行业发展关注度高。总的来看,生物医用功能纤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