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可溶性聚合物微针临床应用价值高 市场空间不断扩张

2025-10-11 17:48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可溶性聚合物微针临床应用价值高 市场空间不断扩张

  可溶性聚合物微针是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为针体材料,将药物包封于针体内,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微针。根据设计不同,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可分为一体式微针、两段式微针、核-壳或多层微针、箭头微针等。

  微针(MN)是一种新型经皮给药器具,呈针状结构。根据材料不同,微针可分为硅微针、金属微针、玻璃微针、陶瓷微针、聚合物微针,其中聚合物微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来源丰富、易于制备、韧性好等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目前用于制备可溶性聚合物微针的材料分为天然聚合物、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其中天然聚合物包括透明质酸、丝素蛋白、壳聚糖等,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乳酸、聚乙烯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等。在加工技术上,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可通过热/软压花、3D打印、熔融沉积建模、拉丝光刻、双光子聚合、激光微加工等技术制造。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可溶性聚合物微针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可用于小分子、多肽、核酸、生物制剂、疫苗等透皮递送,应用在血糖调控、癌症治疗、疫苗接种、皮肤病治疗、长效避孕、生物传感检测、轻医美等领域。

  微针给药相比于注射给药、口服给药、透皮贴剂等传统给药方式,具有给药效率高、微创无痛、自主给药、药物适用范围广等优势。近年来,随着居民对医疗体验、药物疗效要求提升,微针给药市场呈高速增长态势,可溶性聚合物微针作为主流微针类型之一,市场空间不断扩张。

  受市场前景吸引,我国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布局企业逐渐增加,包括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纳通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武汉天时维控股有限公司、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中科微针是国内聚合物微针技术领军企业,克服了可溶解聚合物微针大规模产业化量产难题。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相比于其他材料的微针,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临床应用价值高,近年来,市场对新型、无痛、高效给药技术的需求持续释放,带动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市场空间不断扩大。此外受益于材料科学、微加工技术等发展,可溶性聚合物微针存在的贴敷时间较长、载药量较小等问题逐渐得到解决,未来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