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维修是指对飞机及航空装备进行的维护和修理,确保飞机的安全。根据维修对象的不同,航空维修可以分为航线维护、机体维修、发动机维修、机载设备维修四大类。航空维修是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空装备投入使用的必要环节。目前国家大力支持航空维修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航空维修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力量,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航空维修业务是保障飞机安全运行的基石,近年来,飞机更新迭代速度加快,航空维修需求随之不断增加,市场规模得以不断增长。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航空维修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全球民航航空维修市场规模为391亿美元,同比下降48%;2021年疫情逐渐趋于稳定,全球民航市场逐渐恢复,民航航空维修市场规模接近750亿美元。
随着国内飞机数量不断增加,航空维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国内航空维修行业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龙头企业为大型航空集团旗下的维修子公司,包括AMECO、GAMECO、STARCO、东航技术等;其次占据市场份额较多的是集航空装备制造和维修为一体的外资企业,拥有较高的技术优势,但维修周期较长,主要公司有罗克韦尔柯林斯、霍尼韦尔、派克等;最后是第三方维修公司,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业务上专注于航空装备维修领域,专业性较强,主要公司有武汉航达、广州航新科技、四川海特高新、北京安达维尔等。
我国航空维修行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目前我国航空维修行业的维修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国内接近七成的发动机还需送往国外维修厂家进行翻修工作,国内维修企业还需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维修技术水平。未来航空维修行业竞争优势将集中体现在具备深度维修能力的企业上,具备更高技术的维修企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技术水平较低的小型企业将面临消亡危机,市场将重新洗牌。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员表示,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跨境电商行业不断发展,国内航空需求不断增加,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航空维修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我国航空维修行业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国内航空维修企业技术壁垒较高,未来具备深度维修能力的航空维修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