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但核心竞争力较弱

2022-06-09 16:12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但核心竞争力较弱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缩短、标准化程度高、工程质量稳定、施工受气象条件影响小、建造效率高、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建筑垃圾产生量等特点。在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政策影响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7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大力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同时,我国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也陆续出台,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这有利于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行业发展。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7.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其中,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4.9亿平方米,占比达到68%。现阶段,在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竞争力更强,份额占比最大,远高于装配式钢结构以及其他装配式建筑市场份额。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住建部推行的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等,目前,前两种在我国市场中份额占比高,合计占比接近97%。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相比,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抗风、抗震能力较弱,材料回收难度大,在大跨度、超高层建筑方面适用性较差,并且与传统浇筑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相比,其成本较高,目前下降空间较小。因此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材料与工艺还有较大优化空间。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需求的推动下,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生产企业不断增多,产能快速扩大,2021年同比增速超过16%,但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仅为51%左右。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企业数量以及每年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面积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占比均达到50%以上。总的来看,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产能不断扩大但利用率较低,未来能够拓展新市场、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企业更具发展优势。
 
关键字: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