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是一种多酚氧化酶,属于铜蓝氧化酶,不溶于水,不溶于通用有机溶剂。按照来源来看,在自然界中漆酶主要包括植物漆酶、动物漆酶、微生物漆酶三大类。最早发现的是植物漆酶,是从漆树中发现,漆酶是天然漆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天然漆在常温条件下自然干燥时所不可或缺的一种天然有机催化剂。
漆酶于19世纪80年代被发现,19世纪末被分离得到并命名,后来在微生物、动物体内也先后发现漆酶。由于微生物种类多,繁殖速度快,且真菌、细菌分泌的漆酶量更多,因此现阶段,工业化生产的漆酶主要是微生物来源漆酶,包括真菌漆酶、细菌漆酶两大类。其中,真菌漆酶提取更为便捷,因此产量占比更大,白腐真菌是最大来源。
漆酶作用底物范围广,可以催化几乎所有具有ρ-多酚结构的物质,使其进行氧化反应,例如酚类、非酚类、芳香胺类、羧酸类、醌类、生物色素、甾体类激素、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并且,漆酶仅有一种产物,即水,是一种环保性酶制剂。由于应用范围广、催化效率高、清洁无污染,漆酶被广泛应用在生物检测、医药制造、造纸、纺织印染、食品饮料加工、废水处理等领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漆酶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漆酶开发利用价值大,受关注度不断提高,相关研究机构与企业不断增多,目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环保等方面。在造纸领域,漆酶主要应用在分解木质素、纸浆漂白等方面,以提高纸张质量;在印染领域,漆酶可以分解蒽醌染料、偶氮染料、三苯甲烷染料等,以达到脱色目的;在环保领域,漆酶可以分解酚类化合物、芳香胺类化合物、有机磷等物质,满足废水处理需求。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2021年,全球漆酶市场规模约为191亿元。目前,漆酶应用开发进展较慢,新应用领域拓展有限,使得漆酶市场增长乏力。未来5年内,若漆酶仍未开发出需求量大的新应用场景,其市场规模将呈现小幅度萎缩态势,不利于行业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漆酶市场参与者主要有中国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宁夏夏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日本天野(Amano Enzyme)、丹麦诺维信(Novozymes)、英国DENYKEM公司、美国杜邦(DuPon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