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财经 > 宏观 >

“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势头良好

2015-07-01 14:20      责任编辑:叶知秋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进入“新常态”。在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
 
7%增速符合预期
 
        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近两年,中国GDP增速稳定在7%,是符合预期的,同时换挡的节奏也是正常的。
 
        要看到,在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业跑出了“加速度”,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趋势更明显。
 
新旧动力转换衔接期
 
        传统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比如煤炭、石油、钢铁、有色、化工等,它们典型的特征就是对资源特别依赖,有些本身就是资源,有些一定程度上带来污染。这些产业目前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是产能过剩;二是节能减排;三是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带来的压力。这些产业确实面临着落后产能要淘汰、技术要升级、产品要更新换代等挑战。
 
        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调结构必然带来阵痛,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等目前都在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产业重组加快。同时,部分领域、产业和地区经济风险有所加大。
 
经济风险总体可控
 
        巨大的下行压力来自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从国际上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一波三折,还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主要是“三期”叠加的影响还在蔓延,尤其是过剩产能的消化从目前来看任务非常艰巨,有些可能刚消化掉,新的困难又出现了;国内因素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它的影响今年可能会进一步显现;还有就是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导致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在企业方面它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寻求更佳平衡
 
        总体来看,近期宏观政策是温和的、连续的,其变动仍属于预调微调的范围。已出台的政策并非要让经济重回粗放式增长的老路,而是为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寻求更佳平衡。从目前来看,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要进一步顺应消费制度升级的趋势,进一步引导新的消费热点。
 
        经济“新常态”下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新旧动力转换衔接的过程中,温和的政策稳定经济的增长,使中国的GDP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