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4日,国际货币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发表声明称,IMF工作人员经过评估认为,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货币的要求,因此建议董事局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拉加德将于11月30日主持召开董事会会议,预计届时正式宣布人民币加入SDR是大概率事件。
外界一直揣测,人民币入SDR得最大阻力来自美国,因为美国需要保住全球经济最大话语权,使得美元能主导全球。出乎意料的是,美国近日已经表态声称支持人民币入篮,而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也于11月20日对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组织特别提款权表示支持。美国和日本的公开支持使得人民币入篮几乎成为定局,而此时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但是中国为什么要入SDR呢?
什么是SDR?
SDR是由IMF创建、分配和维持的一种补充性国际储备资产。它也可以在IMF的机制内充当支付手段和记账单位。
SDR本身不是货币,也不是对IMF的要求权。它是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或IMF指定持有者的潜在要求权,会员国在需要时可将所持SDR换成相应数量的“硬通货”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IMF贷款。因此,SDR的本质是应对国际流动性短缺的一个风险共担机制。SDR按各会员国在IMF所占份额进行分配。私人部门不能持有,也不会使用SDR。截至2015年3月,IMF分配给会员国的SDR总额达2,040亿份(约合2,800亿美元)。
SDR的价值由包括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在内的一篮子可自由使用货币决定,该四种货币所占的权重分别为41.9%、37.4%、11.3%和9.4%。SDR也有利率,每周确定,其中利息由SDR持有量少于所分配量、即借入储备的会员国向储备借出方支付。
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意义在哪里?
首先,加入SDR将使人民币被认为是世界货币,具备世界范围内的储藏功能,另外根据SDR的要求,所有IMF成员国将自动增持部分人民币资产。
其次,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后,将极大地降低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风险,汇率风险也将降到低点。
另外,国内的大宗商品、农副产品等可以使用人民币计价,可以有效较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改善。
最后,人民币纳入SDR还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已被认可,对中国的市场改革有着极为重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路漫漫 入篮只是开始
人民币纳入SDR的前景是美好的,但还是要面对现实,人民币国际化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SDR的利率是在各篮子货币具有代表性的货币市场利率的基础上加权平均而形成的。目前各篮子货币的参考利率主要是发行经济体三个月期限的国债收益率(欧元利率是基于评级AA以上欧元区成员国的国债)。中国三个月期限的国债交易很不活跃,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利率。而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存在着利率管制,并非市场主导,这就意味着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来推动利率的市场化。
其次,吸引国际投资者和境外资本力量,需要中国改善政策透明度,给投资人士一个良好的信号,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最后,加入SDR从长期看是明显利好,但是从短期看,对于中国影响十分有限,主要是象征意义为主;另一方面,中国评级体系需要与国际接轨,境内外的不同评级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是一个不利因素,所以加入SDR并不是重点,而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下一个起点。
更多
财经资讯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