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第二——中石化的加油站排起了长龙
1月27日,我国将迎来新一轮的国内成品油调价时间。在多数人分析预测1月27日24时的油价调整将暂缓之后,知情人士透露,国内成品油消费税将在近期进行上调。
中国成品油零售价格中的税收科目包括消费税、增值税以及各类附加税费三部分。消费税作为价内税,增值税征缴税率为17%,附加税以消费税和增值税为税基,包括城建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税率3%)、地方教育附加(税率2%),另外还有企业所得税(企业利润率*25%)。目前,汽油、柴油消费税分别为1.52元/升、1.2元/升。
据消息,山东国税局已经收到今年成品油消费税增收的指标。各种迹象显示,在2月春节过后成品油消费税上调是大概率事件。假若短期内国家再度调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那么成品油税负水平极有可能突破50%。这意味着国内成品油市场将迎来“一升油,半升税”的时代。
截至2016年1月24日,山东国五标准的92#汽油零售限价为5.54元/升,其中税价2.67元,裸价2.87元,税负占比达到48.25%。
成品油定价的前世今生
1998年以前,我国石油不依赖进口,成品油由国家定价,相对国外还是较低。91-97年93号汽油平均价格在2.25-2.4元之间。
1998年-2000年,随着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两桶油”重组,我国规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此阶段,国内油价施行每月一调,起初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油价并无大的波动,到1999年4月,93号汽油价格大约在2.38元/升。
2000-2001年,我国油价全面与国际接轨,从2000年5月至2001年1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累计调整了17次。油价在2.4-3.3元之间徘徊。
2001年-2008年,我国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随着经济发展及原油进口量增加,国内油价随国际油价上涨,到2008年升至6元左右,价格翻了一倍还多。
2008年-2016年1月,发改委将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目的在于理顺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关系,与国外市场接轨,油企获得一定的定价权。油价也从6元/升升至2013年的8元左右,随后随着国际油价下跌,原油价格一路下行至现在的5.5元左右。
2016年1月13日,发改委再一次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设定成品油价格调控“地板价”40美元,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而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跌至30美元/桶关口。
虽然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在财政部记者会上表示,提高成品油消费税,有增加财政收入的意义,也有节能减排意义,对实体经济影响较小。但新思界
财经新闻认为:在订立地板价之后增加消费税,一方面减轻油企在国际油价下行下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确是让消费者为油企在油价高位时过多储存的原油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