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财经 > 宏观 >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至5.8% 却为何无力提振出口

2016-02-19 20:02      责任编辑:霍媛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至5.8%  却为何无力提振出口

  2月1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了2015年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中间价。其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5.8%,是2005年汇改以来首个显著贬值的年度,且年度贬值迄今最大。
 
  去年8月11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新机制实施后短短3天内,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连续贬值近4%。当时,相关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完善汇率机制一方面是为回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8月初的特别提款权(SDR)初评报告中所指出的“人民币汇率并非基于实际的市场交易”的结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刺激中国当时疲弱的出口。
 
  尽管去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使得货币篮子相应扩大至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5种货币。但另一个严酷的现实是,人民币对美元快速贬值,并未提振中国的出口。尽管8月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但去年8月到今年1月,除了12月份中国出口增长2.1%外,其余各月均为下降,其中8月至11月分别下降6.4%、1.3%、3.6%和3.9%,今年1月则进一步下探至下降6.6%。而去年12月的出口冲高增长,但这一增长并不是向好的趋势,更不是实实在在的增长。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到如今的地步,但为何却无力提振中国出口呢?分析下来,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
 
  外部大环境依旧恶劣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拖累贸易深陷泥潭。根据WTO网站公布的数据,2015年前11个月全球出口同比下降11.2%(按美元计价),这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近8年来,全球贸易再度大幅下降。同期,中国出口下降2.9%,美国、欧盟和日本则分别下降7.1%、12.9%和7.4%,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则分别下降17.2%、31.6%、15.1%和11.5%。
 
  也就是说,全球无论老牌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的出口都普遍较差,低迷的外部需求自然会导致国际贸易活跃度受到抑制。尽管当前中国的进出口规模全球最大、出口降幅在主要经济体中小,但仍然无法在寒冷的冬天中独善其身。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