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国资委、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发布会对外披露了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落实计划。十项改革试点包括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试点;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试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试点;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
据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介绍,今年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将抓好九项重点任务。一是尽快完善“1+N”文件体系;二是深入推进“十项改革试点”;三是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四是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五是加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六是推进董事会建设;七是推动中央企业重组调整;八是强化国有资产监督;九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在改革中同步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虽然此前的央企四项改革试点方案推出已有一年多时间,但从改革进程来看,步伐略显滞后。此次选择在全国两会之前公布国企改革十项试点方案,可以看出国企改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如果不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供给侧改革就会失去基础。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国企改革十分重要,而这也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回顾2015年,不仅国有企业顶层设计取得重大进展,11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也已相继出台。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分类也已稳妥起步,据悉,17家省级国资委和40户中央企业已经提出了具体方案;同时,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已达80%;2015年中央企业建设规范董事会的企业增加11户,总数达到85户。
产业研究员预计,2016年国企改革的侧重点会集中在资产证券化率方面。这是因为与其他方式相比,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的推行对于利益各方都有一定的好处,所以受到的阻力也会比较小,更容易推行下去。而且,央企重组整合将在2016年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同时,行业内的重组整合也将全面展开,其中,钢铁、煤炭行业由于产能过剩较为严重,有望率先推动行业内央企重组整合。
2016年,国企改革进入落实年,改革从四项改革试点进入到十项改革试点阶段,试点范围的扩大,得益于去年出台的一系列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文件。这十项试点都是对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落实,其中混改、员工持股和央企重组将是推进难度较大的三项试点。尽管困难重重,但是,改革试点一旦成功,那么,我国国企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更多
宏观经济分析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