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6日,2016年全国两会正在北京举行。上午10时30分,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今年的记者会上,共有17位记者提问,其中多个问题与经济有关,其他问题涉及外交、民生、简政放权、台湾问题、中日关系等。
关于金融,李克强说,金融首要任务还是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完善和改革金融监管制度是一个过程,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守土有责,绝不能有任何的松懈,还要总结经验和教训,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否则可就要拿你是问。
关于经济形势,李克强说,中国经济本身在转型,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凸显,所以说下行的压力确实在持续加大。但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地区和行业的走势分化。中国经济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如果从底盘和大势来看,希望大于困难。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
关于简政放权,李克强说,简政放权必须一以贯之,哪里遇到问题、碰到阻力就要设法去解决,这是削减部门利益的事情。我们就是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今年要下决心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而且直接放给市场,即使是需要审批的也要简化手续。对那些于法无据影响群众的创业热情,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合理文件要坚决进行清理,该废除的废除。
关于政务公开,李克强说,首先,该公开的应该全部公开,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尤其是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措施。第二是能上网的要尽可能上网,政府的权利清单要上网,权利的运行也要上网,要留下痕迹,这样可以减少自由裁量的空间。人们常说,人在干,天在看吗?现在是云计算的时代,我们要让权在用,云在看,行使权利不能打小抄。
关于养老,李克强说,确实有个别地方发生了养老金发放困难的问题,但这是一地之难、一时之急。中国现在实施的是养老金省级统筹,省级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来保证养老金的发放,确有突出困难的,只要地方政府尽力了,中央政府是会给予补助的。从全面长期来看,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保证养老金发放是没有问题的。可以肯定地说,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
关于医保,李克强说,政府下决心要推进全国医保联网,今年要在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能够直接结算这个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实现老年人在异地生活能够直接结算住院费用,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能够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
关于周边问题,李克强说,维护地区的稳定,实现睦邻友好,关键还是要靠地区国家共同努力。邻里发生纠纷,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但只要以诚相待,坚持用外交、和平手段来解决,我们完全可以维护地区的稳定。至于域外国家,像美国,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太,我们可以在亚太地区进行合作,管控好分歧。
关于股市,有记者问:“总理,你对股市有信心吗”?李克强挥手笑答:“你们有信心,我就有信心!”此外,关于深港通的问题。李克强表示,“我们已经开通了沪港通,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实践证明对两地都有好处,现在两地正在密切沟通,争取今年开通深港通。”
值得关注的是,3月15日多家媒体报道,十三个规划纲要(草案)拟删除“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各方对此解读不一,目前官方还没有公开解读。受此消息刺激,创业板3月16日大幅高开,但随后一路震荡下跌翻绿,另一方面金融股强力护盘,截至午间收盘,沪指仍上涨0.14%,二八分化严重。
更多
行业研究报告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