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计算,3月末货币乘数为5.10,创下2006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M2增速为13.4%,高于年初设定的增速目标13%。
货币乘数用于衡量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能够派生多少倍的信用扩张,等于M2除以基础货币。
此次M2增速超预定目标主要是由于货币乘数攀升造成的,而货币乘数攀升的主要原因是央行降准。不过基础货币仍在下降。
央行的数据显示,3月末基础货币28.33万亿,相比上月下降2.47%。基础货币仍延续负增长态势。
自2001年加入WTO后至2013年,中国基础货币的主要贡献者是央行外汇占款。而去年央行外汇占款下降2.21万亿,并仍处于下行通道,由此带来基础货币下行压力。
分析人士表示,在基础货币下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力度回落、未来货币乘数不会无限提高的情况下,M2有下行趋势,其增速有可能回落到13%的下方。这将跌破年初两会设定的M2增速目标。
如果要保证广义货币13%的增速,货币乘数不能轻易下降,必要时还需要通过降准来提高货币乘数。降准的必要性存在并且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在高位,也有下降的空间。
除了降准之外,央行还需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PSL、MLF等渠道主动投放基础货币以实现M2增长。
3月数据显示,我国3月CPI同比升2.3%,与前值持平,但低于预期,且环比4个月来首度录得下跌,为降0.4%。其中,食品价格依然是推动3月CPI上涨的主要推手。
行业研究人员表示,在国内通胀压力变得更明显之前,预计央行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立场,但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应该有限。
更多
宏观经济分析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