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上海楼市4月成交价格较上月继续下滑,一手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32636元/平方米,创造了近7个月的新低,上海楼市调控政策效果显现。
同时,商品住宅的成交情况也大大下滑。据统计,4月上海市商品住宅的供应量为131.4万平方米,环比上涨51.3%,同比上涨30.6%;成交量为97.2万平方米,环比下滑56.1%,同比下滑21.8%。
值得一提的是,供求比方面,4月供求比出现逆转,为1.35:1,结束了连续5个月供不应求的态势,市场供求矛盾得以大幅缓解。成交减少的同时,上海的刚需项目供应开始明显增加,因此市场均价开始进一步下降。
4月供应主要以公寓为主,别墅新增供应量不足1成。从区域分布来看,新增项目主要位于浦东、青浦、松江、南汇及奉贤区域,新增供应量均达到10万方以上,尤其是浦东和青浦,新增供应量均在26万方以上,为供应大区。从供应类型来看,主要为外环外刚需项目,外环外住宅新增供应量占比达到6成以上。
当期成交均价在5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改善型产品成交12.2万平方米,占比12.6%,比前期减少3.5个百分点。此外,单价10万元/平方米以上的豪宅,成交量环比减少40.5%。
显然,刚需楼盘的入市大大提高了市场的供应,对于购房者也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市场显然还是比较冷淡。在五一假期的房展会上,房企参展热情不高,房产巨头 “招保万金”均未建展台,其他重量级房企仅绿地参与,参展面积比以往缩水6成以上并鲜有打折项目。
“沪九条”令过热的楼市出现降温,从效果来看,供求矛盾得以缓和,近期管理层对市场的一些违规操作给予治理,正常交易次序会被进一步理顺。
不过,
行业研究人员指出,从新增供应来看,开发商入市步伐不减反增(尤其是豪宅类产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的潜在购买力依然存在。由于这类客群多能规避限购,在刚需改善型购房者受到压制而豪宅交易受限较小的影响下,未来房价存在反弹可能。
更多
宏观经济分析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