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5月4日,两市因重大事项处于停牌状态的地方国资上市公司已达76家,较2月底的37家呈快速上升之势,各地国企改革加速。
数据显示,上述处于“重大事项”停牌的76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中,有48家停牌原因明确与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有4家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另有19家企业涉及重要事项未公告或其他重大事项。
市场化为主导的地方国企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加速期。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已经进入政策落地期,上海、广东等25个省市已经制定相关细化方案,近40个地级市发布了2016年国企改革工作计划,资产证券化、重组调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清理“僵尸”企业等均成为工作要点。
北京此前公布的国资改革方案显示,到2020年,国有资本证券化率力争达到50%以上;广东省提出,至2017年,省属企业证券化资产将 达近1万亿元,扣除公共性特点较为突出的高速公路、铁路资产后,资产证券化率达到60%;至2020年,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0%。而据深圳市国资委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已突破50%。
另外,据悉,重庆目前正酝酿制定《重庆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将进一步推动国企资产证券化,加大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力度。
在今年年初的重庆国资大会中,重庆国资委更是明确了上市名单,力争实现建工股份、三峡担保分别在主板和新三板完成上市挂牌,推进重庆医药、民生轮船、三峰环境、三峡生态鱼、重变电器、银海租赁、川仪微电路、紫光川庆上市工作取得进展,并推动庆铃股份、机电股份回归A股,实现“A+H”。
不仅如此,一些地方开始加快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如山东率先启动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首批试点鲁信集团和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公司已经改建完毕。其中,鲁信集团改建资本投资公司,国投改建资本运营公司。
此外,较早发布国企改革意见的上海,也在国资流动方面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国际集团两大国资流动平台,并已经划转部分公司股权。
从地方国企改革思路上来看,也将采取先行试点的方式,按照分类进行监管,在此基础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竞争性国企,将进一步向民企等多种所有制资本敞开大门,比例也将进一步放宽。
行业研究人员表示,以混合所有制为导向的国有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将加速,整体上市以及整合重组等将是地方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5-2019年中国国企改革概念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