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财经 > 宏观 >

人民日报:现在判断外贸拐点为时尚早

2016-05-23 11:20      责任编辑:华昊阳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人民日报:现在判断外贸拐点为时过早

        一年多的低迷后,今年3月我国出口实现同比增长18.7%的“逆转”,4月继续保持了4.1%的正增长,这两月的进口降幅较之前月份也有所收窄。有人认为外贸“寒冬”已过,触底反弹。但人民日报在对七省市外贸企业调研和思考后指出,现在判断中国外贸拐点还为时过早。

        人民日报表示,现在不能简单用“触底反弹”来形容外贸。当前我国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企业经营面临不少困难,外需低迷并没有根本改善。近期,商务部对全国3000家外贸企业开展问卷调查,57.7%的企业认为今年出口形势更严峻。一季度订单没有明显增加。而且,目前中国成本低不过新兴国家,品牌比不过发达国家。

        人民日报还指出,国际贸易环境也不容乐观。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外贸面临的外部政策环境趋紧。一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37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加55.6%。

        人民日报的调查用事实打消了市场年初以来对于外贸的乐观情绪,这也符合此前权威人士对于中国经济长期L型的判断。权威人士认为,今年开局,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有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行业研究人员表示,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大型成套设备等资本品出口好于总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低迷的影响。中国外贸在短期内实现V型或U型态势的可能性不太大。

        不过,人民日报调查发现,仍有一些企业通过果断转型,改善供给侧实现了逆势增长。比如开发新技术,探索“私人订制”新模式,或者见缝插针地挖掘新需求,都令一些外贸企业在整体寒冬中风景独好。

        分析人士强调,面对外需新变化,外贸企业要通过改善供给获得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新旧动能转换,早日实现外贸回稳向好。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5-2020年中国外贸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