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财经 > 宏观 >

新组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6-05-30 19:25      责任编辑:华昊阳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新组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上周四,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发布了《2015年以来稳健货币政策主要特点的回顾》。与此同时,财政部了发布《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政府债务问题答记者问》。对此,行业研究人员解读称,新的政策组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

        上周四,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政府债务问题答记者问》。财政部称,我国政府仍有一定的举债空间。为落实中央“去杠杆”的改革任务,政府可以阶段性地加杠杆。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适度加大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是政府加杠杆的重要举措,可以避免全社会债务收缩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上述表态中,财政政策适度加码的信号已经相当明确。整体去杠杆和政府加杠杆并不矛盾,恰恰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底线思维。去杠杆必然会导致经济增速的下滑,整体去杠杆的同时,政府的适度加杠杆能对冲经济下滑的速度。而且在很多领域,民间资本的投资兴趣没有被真正的激发,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投入。

稳健的货币政策

        上周四,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发布了《2015年以来稳健货币政策主要特点的回顾》。央行称,2015年年中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两次快速下跌,为稳定市场而被动注入流动性的做法实属无奈。2015年7月份前后和今年一季度货币信贷增长有所加快,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的逆周期宏观调控。随着春节因素消除和股市逐步趋稳,货币信贷增速最终会回落。

        另外,央行称,为了应对去年年中股市波动,M2基数大幅抬高。未来几个月M2同比增速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当然,这主要是基数效应在干扰同比数据,并不代表真实的增速。随着基数效应逐步消失,M2增速将回归正常。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央行的上述表态不意味着央行会立刻主动收紧流动性,但肯定不会再有更进一步的货币宽松了。其实,关于短期内货币政策不太可能进一步宽松的猜测,市场早就从“权威人士”的话中窥见了些许端倪。

        权威人士5月初在人民日报上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还强调“在现实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更多宏观经济分析请关注新思界财经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