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地方集中开启了新一轮的社保降费。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市降低了社保费率,其中,山西、江西、河南、重庆、四川、天津、陕西、湖北、青海、新疆、广西、安徽、北京等13个省市首次下调了养老保险费率。
去年,国务院先后下调失业、工伤、生育三类保险费率,我国社会五险占工资的比重降至39.25%。其中,养老保险为28%(单位20%、个人8%)、医保为8%(单位6%、个人2%)、失业险降至2%、工伤和生育险全部由单位承担,分别为0.75%、0.5%。
但是,社保中占比最高的养老保险一直未作出调整。直到今年4月13日的国务院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决定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拉开了地方下调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的序幕。
根据上述会议规定,从今年5月1日起两年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以阶段性降低至19%。
按照要求,全国一共有21个省市符合企业养老保险降费的条件,其中20个省市养老保险费率可从20%降至19%,上海则是要从21%降至20%。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山西、江西、河南、重庆、四川、天津、湖北、安徽、北京、广西、新疆等13个省市,明确企业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由20%降至19%,降费期均为2016年5月1日-2018年4月30日。
行业研究人员指出,覆盖人数最多、占比最高的养老保险在全国多地首次下调费率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为企业减负。据人社部测算,如果所有政策都落实到位,符合条件的地区全部能够按照规定来降低费率的话,大概每年可以降低企业成本386亿元。
阶段性降低社保费,个人待遇会否随之减少备受关注。相关人士解释,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计入统筹账户,未来个人领取养老金时,统筹账户采取缴费基数乘缴费年限的计算方法。因此企业缴纳费率下降,并不会影响个人待遇。
更多
宏观经济分析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