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民间投资专项督查工作汇报。国务院要求深化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年初以来,中国民间投资增速遭遇断崖式下滑,引发市场极大关注。2016年1-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638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9%,增速创新低,比1-4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2.0%,比去年同期降低3.4个百分点。
由于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5月20日,国务院派出9个督查组,分赴18个省市调查民间投资情况。本次国务院会议提到,督查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部分法规政策不配套、不协调、落实不到位;民营企业与国企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和政府服务等方面难以享受同等待遇;融资难融资贵,缴费负担重;一些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少数地方政府失信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促进民间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体现,不仅有利于稳增长和保就业,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
会议提到,要提振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继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营造一视同仁的公平投资环境。进一步放开民用机场、基础电信运营和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去除各类门槛,在医疗、养老和教育等民生领域出台有效举措,切实解决民企与国企的公平竞争问题。
此外,会议还要求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严格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专项检查,督促金融机构切实做到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以及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对于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行业研究人员表示,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企业抵押贷款的能力,拓展抵押品种。同时,应该为企业提供更多直接融资的渠道,包括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
更多
宏观经济分析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