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证券化步伐正在加快。目前很多地方都把国企改革作为2016年工作重点,在顶层设计方案的指导下积极酝酿相关细化方案,其中多个省份都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这一改革目标。截至目前,已有20个省市提出了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目标,目标一般在50%以上。资产证券化将成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
目前,资产证券化是国企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重要方式。此前已经有不少国企上市,但大多数只是一部分资产或产业链中的一环。和国际一些优秀跨国企业相比,无论是地方国企还是央企,资产证券化比例仍然偏低,很多企业可能还不到20%。数据显示,2013年地方国企资产达到55.5万亿元,而资产证券化率总体不到30%。
未来几年可能有近10万亿元地方国企资产实现证券化,这将带来大量投资机会。
行业研究人员表示,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把更多优势资产装进上市公司,好处显而易见。可以拓宽融资渠道,盘活国有存量资产,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透明性,方便资产变现、交易、监管和考核,还有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功能的发挥。
据报道,下一步国资委将扩大十项改革试点范围,选择3-5家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打造一批资本实力雄厚、产业布局优良、运营效率高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推动资产证券化,盘活上市公司资源,从而实现内部资源优化整合。
据透露,本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首先,希望通过改革来促进国有资本专业化运营,探索有效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模式;其次,希望通过改革来探索国资委与企业的关系,探索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最后,希望通过系列改革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内部改革,探索市场化的企业经营机制。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5-2019年中国国企改革概念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