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财经 > 宏观 >

水泥协会理事会召开在即 去产能卓有成效

2017-07-18 18:25      责任编辑:王首禹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水泥协会理事会召开在即 去产能卓有成效
 
  中国水泥协会决定于2017年7月25-27日在安徽省芜湖市海螺集团召开“水泥行业去产能强自律增效益促进大会暨中国水泥协会七届六次理事会议”,会议将发布《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2017-2020年)》。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指出,去产能是水泥行业“十三五”期间重要内容。错峰生产是国家产业政策,以环保指标衡量其效果。错峰生产和停窑限产都是为实现去产能目标提供平稳过渡期,行业效益提升才能使得存续企业有能力奖补退出企业,推进去产能工作。
 
  建材行业受产能过剩困扰已久。2015年全行业亏损面近半。2016年,水泥行业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主要是靠错峰生产、停窑限产和行业自律来实现,真正去产能还没有取得突破。
 
  2016年5月,《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发布,这是近20年来首次为建材工业独立出台的一份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量排名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60%左右。
 
  根据水泥供给侧改革目标,到“十三五”末期,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将从现阶段的68%达到80%左右,接下来几年行业整体产能去化将在5亿吨左右。
 
  从各地公布的去产能规模计划看,河南、江苏、吉林计划在两三年内化解过剩产能1000万吨以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海南、青海、四川等地则化解水泥过剩产能100万~300万吨。化解产能力度较大地区供求关系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对于京津冀地区水泥产业情况,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认为,京津冀地区未来2年~3年水泥供需趋势向上确定性强。雄安新区、京津冀一体化相关项目正在初步落地,未来2年~3年需求释放有保障。此外,京津冀地区龙头企业对熟料产能与石灰石资源拥有绝对优势,区域集中度高。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及产业转型策略深度分析与研究报告》,在水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下,全国各地通过错峰生产和加强环保等措施下,实现了水泥价格的上涨。而多数水泥企业的业绩也得到了改善,例如,祁连山预计公司2017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8亿元左右,公司上年同期亏损1864万元;同于7月10日晚间,四川双马实现净利润4700万元至5400万元,较2016年同期的1590万元,大幅增长195.6%至239.6%。水泥行业利润的普遍大增,证明行业去产能成效明显,未来需要更好的推进《意见》的施行。
 
  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新思界财经!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