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习近平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一场改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为提高供给质量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外部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改革信心,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分类指导,注重精准施策,提高改革效应,放大制度优势。
习近平表示,要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价格体制、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关键性改革举措要抓紧推出。“三去一降一补”要制定专案、逐项抓好落实。现阶段推出的短期调控手段要注意同改革目标统一起来,推动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要抓紧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监督方案落实,也要监督责任落实。
针对国企改革,
行业研究人员表示,当前就业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会引起下岗压力显性化。这轮下岗的行业和地区较集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其中很多是40~50岁职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相关政策,讲究工作方法,稳妥审慎地去产能: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人不保企”,勇于处置“僵尸企业”。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但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能动辄搞“债转股”,不能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
二是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上一轮国企改革10多年后,国企“人浮于事”仍很严重,职工“下不来”、“裁不掉”,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本轮国企改革一定要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把国企建成能面对市场竞争、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
更多
热门人物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