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中国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超200亿元 但对进口产品存在严重依赖

2025-03-05 13:11      责任编辑:陈晨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中国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超200亿元 但对进口产品存在严重依赖

        惯性传感器是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用于测量线性加速度、振动、冲击和倾角等物理属性,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惯性技术实现物体运动姿态和运动轨迹的感知,其性能高低直接决定惯性系统的整体表现。
 
        惯性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汽车等产品生产国,也是航空航天、军工等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对于包括惯性传感器在内的各类芯片有较强的消费能力。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惯性传感器消费市场。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惯性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报告》,2024年,中国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惯性传感器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其产品研发、生产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目前国内能够实现惯性传感器大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不多,尤其是光纤陀螺仪等高端惯性传感器产品领域,供应紧张局面一直未得到有效缓解,国内对进口产品存在严重依赖,是惯性传感器净进口国家。与此同时,由于国外政策限制以及国内出于安全、自主可控方面的考虑,中国进口的惯性传感器以民用MEMS惯性传感器为主,很少进口光纤陀螺仪这类主要用在军工领域的惯性传感器产品。
 
        惯性传感器主要包括光纤陀螺仪、激光陀螺仪、MEMS惯性传感器等产品。从各细分产品市场竞争来看:
 
        在光纤陀螺仪领域,由于国内外政策管制,中国光纤陀螺仪市场主要由中国本土企业组成,参与者数量较少,代表性的研发单位及企业有中国航天九院十三所、航天科工三院三十三所、北京赛微电子等。
 
        在激光陀螺仪领域,由于行业技术壁垒、资质壁垒较高,激光陀螺仪主要用在武器装备等军工领域,保密性及安全性要求高,国内市场参与者少,主要有航天科工三院三十三所等。
 
        在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Bosch、ST、TDK、Honeywell等国际领先企业在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拥有较长时间的积累,产品性能及稳定性深受下游用户信赖,导致上述企业在中国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占据主要份额。中国本土企业如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处于跟随状态,在国内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的份额合计仅有10%左右。
关键字: 惯性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