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重频飞秒激光器,是指高重复频率(大于1GHz)的飞秒激光器,也称GHz重频飞秒激光器。高重频飞秒激光具有输出平均功率高、单纵模功率高、脉冲短、光束质量高、模场间隔较大、采样速率较高等特点。
飞秒激光是目前能够获得的最短脉冲激光,具有时间宽度超短、峰值功率超高的特点,可以应用在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化学、光通信、微加工、军工等领域。重复频率是超快激光的重要性能参数,通常飞秒激光的重复频率在MHz级别,高重频是指重复频率达到1GHz以上。
高重频飞秒激光可以利用振荡器产生,包括谐波锁模、克尔效应锁模(KLM锁模)、可饱和吸收镜锁模(SESAM锁模)等技术,也可以利用腔内谐振滤波技术产生,通常采用法布里-珀罗谐振腔(F-P谐振腔)。
高重频飞秒激光器研制难度大,存在激光稳定产生困难、高功率下保持短脉冲并控制非线性效应干扰困难、相位噪声高等问题。例如,高重频飞秒激光可以直接制备成光频梳,但重复频率提高会导致其噪声提升,因此其部分重要领域应用受到限制。
2024年8月,我国工信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将GHz重频飞秒激光技术列入,提出探索超高重频(≥10GHz)脉冲整形与宽谱稳定产生机制,研制多参数调控GHz飞秒激光器。我国政策还在推动高重频飞秒激光器技术不断进步,向超高重频方向发展。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高重频飞秒激光器相关研究成果正在增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合作,采用976nm单模光纤耦合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基于Yb:KGW晶体,实现了重复频率1GHz的KLM锁模激光输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团队基于腔内谐振滤波技术,利用F-P腔对外部NALM谐振腔进行模式滤波,将九字腔掺铒光纤光频梳的重频倍增至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