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镜(SBS-PCM),是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原理制造而成的具有光学相位共轭效应的光学器件。
光学相位共轭是光波的波阵面或相位反演,相位共轭镜(PCM)可以产生光学相位共轭光。产生光学相位共轭的方法主要有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受激拉曼散射(SRS)、四波混频(FWM)等。
光波激发物质产生超声波,入射光受超声波散射产生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受激布里渊散射是非线性光学现象,基于光波与声波相互作用产生,可以应用在光信号处理、滤波、激光光束质量改善、激光脉宽压缩等方面,进而应用在激光器、激光雷达、传感、显微成像等领域。
在激光器中,高功率泵浦会产生晶体热效应,限制激光功率进一步提升。SBS利用电致伸缩效应自泵浦,能够实现高能量负载,使PCM产生光学相位共轭光,因此SBS-PCM可以实现高功率、高能量激光器制造。
高功率、高能量、高重频、高光束质量激光光源可以应用在核能、军工等领域,SBS-PCM可以改善激光相位分布、提高光斑能量集中度,因此在激光器领域拥有巨大研究与应用价值。
2024年8月,工信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提出探索高功率高能量激光泵浦SBS-PCM(相位共轭镜)反射效率和相位共轭保真度衰退机制、外部注入多泵浦结构SBS激光组束器件的能量转移效率和光场强度分布演化机制,实现在千瓦级高功率激光系统的应用验证。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2024年,河北工业大学团队在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镜(SBS-PCM)补偿技术中引入流体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其在高重复频率脉冲泵浦下输出光斑的畸变特性及其抑制方案,成果发表于《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期刊。我国SBS-PCM相关研究机构还有哈尔滨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