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太阳能级多晶硅指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一般要求其纯度在99.9999%(6N)及以上。通过控制杂质种类和含量,可调节其电阻率,以契合不同类型太阳能电池的需求。同时,少子寿命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少子寿命越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越高。
太阳能级多晶硅有多种生产工艺。常见的有改良西门子法,该方法采用三氯氢硅氢还原法,在高温下通过氢气还原三氯氢硅,使硅沉积在硅芯上生长成多晶硅棒。此工艺成熟、产品质量高,但存在能耗高、成本高等问题。硅烷流化床法将硅烷气体通入装有细小硅颗粒的流化床反应器,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硅烷热分解,硅原子沉积在硅颗粒表面,使其逐渐长大形成多晶硅产品,该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势。此外,冶金法也较为常用,该法以工业硅为原料,依靠硅与杂质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湿法冶金、真空熔炼、氧化精炼、定向凝固、特种场熔炼等技术组合去除杂质,从而获得满足太阳能电池性能需求的多晶硅,优势在于低成本、低能耗且环境友好。
得益于原材料、电力及人工成本方面的显著优势,及我国下游硅片制造环节持续产生大量多晶硅需求,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国。目前,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企业较多,代表性企业包括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且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中国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能287万吨/年。
然而,太阳能级多晶硅行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生产过程中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对环境造成一定压力,如传统的化学方法提炼多晶硅,消耗电能和原料巨大,且会产生有害物质。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此外,受供需关系、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起伏不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挑战。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太阳能级多晶硅行业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各国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大力支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这无疑会带动太阳能级多晶硅需求的稳步上升。同时,技术创新将不断推动行业进步,新的生产工艺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多晶硅在能源市场的竞争力。并且,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多晶硅不仅在传统的太阳能发电站中发挥作用,还将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光伏等领域展现更大潜力,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