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在电子领域应用价值大 我国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2025-09-17 15:52      责任编辑:王一盏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 Film,PIF),简称PI膜,是由均苯四甲酸二酐与二胺基二苯醚经缩聚、流延成膜及亚胺化工艺制成的高性能绝缘材料,具有耐高温、电气性优良、机械强度高等特点。根据用途不同,聚酰亚胺薄膜分为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电工级聚酰亚胺薄膜等。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是专用于电子领域中的一种材料。

        在电子领域中,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可作为柔性印刷电路(FPC)的绝缘基底材料,有助于其更加轻薄化,同时也可作为柔性显示屏的支撑材料,满足显示屏在折叠、弯曲操作下对柔韧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全球及中国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伴随着市场对电子设备散热性、轻薄化等性能要求提升,以及柔性显示技术持续发展,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行业有望得到不断增长。2024年全球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市场销售额约为23亿美元,预计2025-2031年期间其市场将以7.5%年复合增长率(CAGR)继续增长。

        2025年5月,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公布团体标准T/TMAC139-2025《挠性覆铜板用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该标准对挠性覆铜板用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规定。团体标准逐渐完善,有利于我国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国外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企业包括杜邦、钟渊化学、UBE株式会社等,这些企业凭借先进技术和成熟工艺在全球高端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随着研发力度加大,我国有多个企业具备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量产实力,包括博雅聚力、国风新材、时代华鑫、达亿星等。2025年7月,博雅聚力控股公司-博雅聚力(舟山)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电子级及光学级聚酰亚胺薄膜项目”一期项目环评文件受理公示。相关企业加快布局,带动我国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行业产能规模进一步扩大。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电子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市场需求空间较为广阔。虽然我国有多个企业具备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量产实力,但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而高端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国产化率较低,不足20%。伴随着相关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并取得突破,未来我国高端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国产替代进程将加快。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