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互联网 > 聚焦 >

端侧AI将迎来商用化元年 消费电子领域为其最大需求端

2024-12-30 17:34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端侧AI,又称设备端AI‌‌、终端AI,指将AI计算能力从云端向终端设备转移的技术。端侧AI具备保护隐私、可提供个性化服务、节省带宽、可提高系统可靠性、低延迟等优势,在汽车制造、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

        受市场前景吸引,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布局端侧AI行业研发及应用赛道,主要包括科默罗、泰凌微、炬芯科技、中科创达、星宸科技、万兴科技、云天励飞等。泰凌微为我国端侧AI代表企业,其推出的TL721x及TL751x系列芯片具备边缘AI运算能力,将于2025年实现批量化生产。伴随本土企业持续发力,我国端侧AI行业发展速度将不断加快。预计到2025年,我国端侧AI将进入商用化元年。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全球及中国端侧AI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端侧AI在众多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主要包括汽车制造、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消费电子领域为端侧AI最大需求端,其可用于AI手机、AI PC以及智能穿戴设备中。在智能眼镜中,端侧AI能够优化人机交互体验,用户直接利用智能眼镜就可完成音频播放、录像、拍照等操作。

        受益于技术进步,智能眼镜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在全球方面,Ray-Ban Meta眼镜为雷朋公司与Meta公司合作推出的新一代智能眼镜,其2024年销量有望突破200万台。在本土方面,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有多家企业推出集成多模态AI大模型的智能眼镜,包括百度、Rokid、闪极科技等。未来随着智能眼镜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端侧AI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展。

        虽然端侧AI应用前景广阔,但行业发展仍面临以下挑战。一、端侧AI需在复杂场景中应用,在提高芯片计算能力以及降低功耗方面仍有待改善;二、目前,端侧AI市场参与者众多,行业存在技术同质化以及无序竞争等问题;三、与云端AI相比,端侧AI存在响应速度慢、模型规模小等问题,目前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市场占比较低。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端侧AI在众多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未来伴随我国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提升,其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展。但目前,我国端侧AI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随着本土企业持续发力以及技术进步,我国端侧AI行业发展速度有望加快。
关键字: 端侧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