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是一种专门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设备。根据功率不同,充电桩分为普通充电桩、快充桩、超充桩三种类型,其中超充桩功率在250kW以上。超充桩具有大电流、高功率等特点,能够实现新能源汽车快速补能,缓解消费者充电焦虑,近年来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
充电慢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难题之一,为解决充电慢问题、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近年来,广州、北京、深圳、重庆、海南等多个城市逐渐布局“超充之城”建设,制定超充建设规划,超充发展元年已然到来。
其中《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到,到2025年底,全市计划建成超充桩4000个以上,建成超充站2000座以上。截至2024年三季度底,重庆建成及在建超充站、超充桩数量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中国超充桩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超充桩市场也吸引了新能源汽车企业、传统能源企业及充电设施运营商等一大批企业布局,包括华为、特来电、星星充电、阳光电源、小鹏、特斯拉、极氪等,根据鸿蒙智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2日,华为在全国已有510座华为超充站、8712个华为超充枪。
超充桩能够实现快速补给电能,更适用于高速公路、长途旅行、紧急充电等场景。根据散热方式不同,超充分为液冷超充、风冷超充等,其中液冷超充具有载流量大、充电速度快、散热快、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更受业内青睐,目前液冷超充布局企业主要是华为、特斯拉、小鹏等几家企业。
新能源汽车超充产业由“车-桩-电网”三端组成,“木桶效应“较明显。目前超充产业潜力正不断释放,但行业仍存在一定挑战。如适应超充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少,目前超充车辆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中在3%左右;超充桩与车辆之间的充电通讯协议多样,且多种车型的充电接口不统一,导致超充车辆和超充桩之间不能共用,超充桩通用性较差。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多地政策支持、超充需求释放、相关企业积极布局等因素推动下,我国超充桩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超充桩是新能源汽车超充产业的一部分,为实现行业长远、可持续化发展,超充产业链上下游需协同推进,车企、政府、运营商、设备商、电网等多主体共同发力。